地下水是指赋存和运动于地表以下图层和岩石孔隙中的水。它是非常宝贵的淡水资源,广泛应用于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 一 地下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较多的地下水。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问题,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地下水可开发利用,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源。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在矿坑和隧道掘进中,可能发生大量涌水,给工程造成危害。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平原、盆地中,潜水蒸发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长期过湿,地表滞水地段,可能产生沼泽化,给农作物造成危害。 二 地下水水质 1 概念 水质(water quality)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水质标准。 2 水质的评价标准与影响因素 水水评价指标一般为色、嗅、味、透明度、水温、矿化度、总硬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水中的大气降水水质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有关;地表水水质与径流流程中的岩石、土壤和植被有关;地下水水质主要与含水层岩石的化学成分和补给区的地质条件有关。 3 地下水水质的检测与分类标准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岩心盒、、汞、铬(六价)、总硬度、铅、、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岩芯盒要求